(聞饒舌歌手/製作人 Oddisee 訪臺有感)
(一)
2003-04 年我大二,成天跑西門町跟著 Feliz FuFu 舞團的老師跳舞。與其說是老師,我們的年齡差距大多不超過五歲,大概更像是兄長般的存在。其他時候,我基本上在唱片行:當時開在「小香港商場」裡的「Urban Soul」,就是我常窩著的地方。
老闆 AL 也是舞者前輩(OZ / Dance Soul),店員:呼呼(中國強)、柯(前中山現音)、豐郁(Mask / Mr. Underground),在那個嘻研、黑樂社團未普及的時期,其實整個 Hip-Hop 社群都和街舞有很深的淵源。總之,我經常在那裡邊試聽一邊和他們聊天到下班,然後再和其他舞者約 TU 或後來 Luxy。
大概因為成天待在那裡,豐郁 04 年前往紐約攻讀 Sound Engineering ,我也就自然而然進店裡接他的職缺。豐郁是第一個推薦我聽 Moodymann 的人,可說是我的 Deep House 啟蒙。印象中,有天晚上到 Urban Soul,他和 AL、柯他們一臉的笑意,豐郁告訴我:DJ Jazzy Jeff 下午有過來,還在海報上簽了名……
(二)
提到Jazzy Jeff,以臺灣大眾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介紹,就是稱他為「Will Smith 出道的 DJ 夥伴」。當時 Urban Soul 有張他的海報,是《Hip-Hop Forever II》混音帶。那年他來,連續兩場:一場放 Hip-Hop;一場 House,跳到我腳抽筋。
在千禧年那陣子,Jazzy Jeff 與 BBE 合作發表《The Magnificent》收錄在這個英倫廠牌的「Beat Generation」系列中,與 Marley Marl、Pete Rock、Dilla、DJ Spinna……等藝人並列成為我輩的指標。這系列也是當時店內人手一張,入門必推(薦)。
而 Jazzy Jeff 自己帶領的「A Touch Of Jazz Inc.」製作團隊當時還有一張比較不這麼知名的企劃合輯,發行於紐約的 Halftooth Records,名稱就叫做《You Don't Know the Half》。這張和集中收錄了許多千禧世代 Underground 的中流砥柱:Oddisee、Kenn Starr、J. Live、Little Brother、Asheru、Grap Luva……
(三)
我記得那時店裡引進《You Don't Know the Half》。除 Oddisee,這張合輯裡集結 Kenn Starr、J. Live、Little Brother、Kev Brown、Wordsworth、Asheru、Grap Luva、Kweli……等聲勢正好的「地下」藝人。然而,18 首曲目超過半數歌曲製作皆由 Oddisee 操刀,讓我開始對這位藝人產生好奇。
才知道,原來 Jazzy Jeff 的《The Magnificent》裡有他的出道作品,也才知道是 Kev Brown 引薦的。而 Kev Brown 則是因為 Grap Luva 而結識 Pete Rock、Marley Marl 等大老,隨後才受 Jazzy Jeff 徵召加入他的 A Touch Of Jazz 團隊。正是在與 Jazzy Jeff 的合作中,Oddisee 確定自己朝製作與 MC 同步發展的方向。
Oddisee 在 Halftooth 發行幾張混音帶和個人專輯。但卻是後來,在另一廠牌 MMG,他成為獨立音樂的指標人物……
(四)
其實也不難想像,在我們那個時期受到 BBE「Beat Generation」一系列專輯影響的青年,創業時會找上這群年齡相仿的藝人:Mello Music Group 的創辦人 Michael Tolle 曾說他把工作獲得的每一分錢都用來向「Kev Brown 收歌、邀 Kenn Starr 饒舌」。而這間 2007 年創立的廠牌推出的第一張專輯,則是 Oddisee 的《101》。他們的合作也一路延續,直到去年他離開成立自己的廠牌。
Urban Soul 收攤後好一陣子沒有固定跑的唱片行,畢業、當兵、考研……我忘了自己那張《101》怎麼來的。應該是在臺北車站地下街的佳佳唱片,請打工的 Hip-Hop 咖阿貞幫我從 CD Baby 網站代訂回來;不然就是跟老曾(DoSoul)一起從國外訂回來的吧?
後來幾年,beatmaker 們的風向一路從 Boom-Bap 轉向「Lo-Fi」。不過,那都是 2010 後的事了……在我而言,時間就停留在那些年的獨立唱片行。感恩自己能留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也始終記得和「唱片宅」共同經歷的一切。
Comments